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以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时代背景的,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德育教育内容要创新
过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多是"板着面孔唱高调,脱离实际戴高帽",偏重高层次道德要求和一味高姿态的说教,有时甚至以某些政治标准代替部分道德标准为代价。一位哲人说:"美德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之中,而不是空谈与说教。"如果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随着时代的前进以恰当的形式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久而久之,习惯才能成为自然。美德的养成根本取决于其内容是否符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所需求、个人成长和人才竞争所必备,尤其是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实际状况。即,德育教育的内容要体现出层次性,而绝大部分学生属于一般层次。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首先要让他们具备知识经济时代所必须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是其它。
那么什么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十个公民道德规范,赋予了传统道德以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因而,在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突出公民道德基木规范的教育,同时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相处、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以及关注可持续发展等等,以促进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良心,由"他律"逐渐转变为"自律",使他们在走上社会之前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类似刘海洋用硫酸伤熊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同时还必须明确,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思想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对于人才培养乃至社会进步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诚信形象,类似一些大学生助学贷款追讨难的现象也会逐渐消失。
二、德育教育途径要创新
传统的大学德育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两课")为主渠道,辅之以少量的专题讲座、课余活动。这种以课程形态作为德育主要载体对应试教育模式是有效的。而现代教育理论则认为,德育教育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认知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实践性和长期性,它不应该仅仅解决认知的问题,而是应该解决如何行为的问题,以往的德育教育恰恰忽视了后者。如果把课堂学习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载体,充其量使学生在试卷上得个高分而已,离"育人"之目标差之千里。由此,在当今部分大学生中便产生了"道德无用"的论调。
所以,要实现德育目标,就必须通过多种途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大学生课余时间较充裕,因此千方百计提高"两课"教学质量之外,更要通过课外讲座、党团组织建设、道德创建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等多条途径促使学生身体力行,通过社会实践如军事训练、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活动以及"知识扶贫"、"无偿献血"、组织志愿者下乡等公益活动来鼓励学生接受锻炼,利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所蕴藏的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竞争进取。长此以往,便能潜移默化的培养提升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也能使大学生的道德学习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生活,促进大学生逐渐养成与社会发展同步的积极、健康、向上、稳定的道德品质。
在此过程中,一要避免课内课外"两张皮"的现象,而是要坚持课内课外"一盘棋"。不要将课堂理论和课外实践孤立或割裂开来,要根据德育课程的内容制定活动计划,避免开展活动的随意性,同时课堂教学要为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而实践活动又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物化;二要以党、团组织为主导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群体自发组织的道德实践活动,以利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三要定期表彰那些表现出色的优秀学生并且广泛宣传他们的良好品行和事迹,以示范、鼓舞、带动其他学生;四要避免轰轰烈烈走过场、搞花架子,而应当既要讲效率又要讲效果,比如可以根据各高校每学期开展的具体活动情况研究建立较科学的德育综合指标评价考核体系,深入到活动中、深入到学生中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即可作为该学生本学期的德育成绩。
通过把课堂理论应用于丰富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实践的机会积累社会经验、吸取教训,分析社会问题,强化自律意识,让道德规范真正深入到精神生活知内心世界。把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作为德育的基本点和重点,使道德规范真正内化为每一个大学生自觉的道德信念,为毕业后顺利步入社会扫清思想障碍,自觉抵制腐朽,明辨是非,正确选择人生目标、价值观念和人生道路。
三、德育教育体制要创新
以往的德育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人们多是归咎于社会大气候的不利条件,比如社会风气不正、家庭教育的失败等,而对小气侯------学校教育体制的作用、教师的责任等却重视不足。客观地来看,这是高校盲人功能没完全发挥出来的结果。
影响高校育人功能发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体制问题。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实施绝非学校某一个部门短时间内所能独立完成,绝不能认为德育教育只是学校某些部门、某些人的事。这就不仅需要建立健全全校上下从教职工到校领导、从班集体到党政工团共同参与的一整套科学的完善的体制,还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多彩、格调向上的校园文化等。过去在这方面做的就很不够,虽然有些高校在形式上也建立了一套德育教育体制,但是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么怎样通过体制的创新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呢?
首先,要从高校长远建设和发展出发,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聪明才智,根据本学校的特点制定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软环境建设的整体规划,把德育教育目标和任务纳入其中,同时还要制定出相应的严格制度加以约束,以保证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避免流于形式。
第二,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坚实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和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懂得德育教育规律和特点的教职工队伍。常言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职工不仅是施教者,又是示范者,要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全校广大学生。在实践中还要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善协同、勤沟通,齐抓共管,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第三,要营造一个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化系统,可以借鉴一些高校开展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活动,经过通盘考虑和部署,使各项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整体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
第四,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但它不能孤立进行,而应当与素质教育体系中的其他因素相结合,相促进。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各门课程中都蕴含着大量的道德教育的素材,教师应当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在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注意发挥各学科的道德教育功能,有意识地引导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同时,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除必修课外,还应适当扩大选修课的涉及面,尤其是人文科学,包括文学、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法学等,因为人文科学知识通过内化为潜在的能力和内在的品质与精神,对培养高尚的人格、拓宽知识面、增强同情心、责任感、使命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