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C,2.C,3.B,4.B,5.B,6.B,7.B,8.A,9.B,10.A,11.A,12.C,13.B,14.B,15.A,16.C,17.B,18.C,19.B,20.C,21.B,22.C,23.B,24.A,25.A,26.B,27.B,28.B,29.A,30.C
二、31.A B C,32. A B C ,33.A B,34.C D E ,35.A C D E,36.ABCDE,37.ABCD,38.ABE ,39.ABCDE,40.BCD
三、41.答:所谓认识经济规律,就是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只有在深刻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对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作出科学的表述和概括。所谓利用经济规律,是指人们使自己的主观行动和措施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运动趋势,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制定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从而在实践中更好的实现自己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目的,使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给人们带来经济利益。人们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是时,自己的行动越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就越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42.答:商品价值形成的因素是多种的,最基本的是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劳动资料
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形成商品价值的,是生产商品时的具体劳动所转移的生产资料原有价值和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
43.答: 经济的全面社会化和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逐步形成:第一,垄断使资本主义生产全面社会化。第二,垄断使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第三,垄断使资本本身日益采取社会化的形式。
垄断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第一,垄断使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第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不断加深。第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化。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股份公司、垄断资本组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本等,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以适应生产社会化的不可抗拒的要求;又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消极扬弃”的经济因素,是通向社会主义的有利阶梯。
44.答:(1)企业的动力机制要从非利益型向利益型转换。
(2)企业的约束机制要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换。
(3)企业的运转机制要从生产型和向生产经营型转换。
45.答:(1)满足非生产部门的需要。
(2)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3)建立社会保障基金。
(4)建立社会后备基金。
四、46.答: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同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后,特别是产业革命后,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意味着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日益增加,而可变资本所占比重日益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的大小决定,而是由可变资本的大小决定。因此,当可变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日益减少时,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日益相对减少,有时还会绝对减少。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日益绝对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失业人口,即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大量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第一,相对过剩人口,是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产业后备军。第二,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
47.答:(1)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除作为主体的公有制以外,还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只是公有制范围内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在公有制以外的经济成分中,由于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存在不同的分配方式。在各种生产要素,如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房地产、及其他各种生产资料属于不同个人所有的情况下,它们在生产经营中的投入,其所有者必然要求取得相应的收入,从而存在着按生产要素获取收入的个人收人分配方式。
(2)多种经营方式也是决定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条件。即使在公有制经济中,也有多种经营方式。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根据企业的性质、规模和技术特点,分别实行国家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经营等经营方式。在这些不同的经营方式中,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职能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存在着差别,因此,他们获得收入的方式也会不同。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而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意味着各种生产要素的流通及其在生产经营中的投入,都应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向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支付代价,或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带来相应的收益,从而形成技生产要素分配。如在市场经济中,资金要通过市场筹集和调配,这样所筹集的资金要支付一定的代价,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筹集资金,就要支付一定的股息、红利和利息,购买股票、债券等则获得一定的收入,等等。在市场经营中有风险和机遇,从而形成风险和机会收入。
48.答:为了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更好地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进一步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所以,实行对外开放,既要向外国开放我国的市场,同时又要开拓国外市场,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完全的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出口迅速扩大,对外投资、技术出口、承包工程以及劳务合作等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引进来”为主,诸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利用外国资金等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事实证明,不“引进来”,就很难提高我国的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水平,想加大“走出去”的步伐也很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条件更加具备了,要求也更加迫切了。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然选择。这个战略实施好了,对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我国的长远发展,都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为具体实施这一战略,当前要在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的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建立国外销售网络、生产体系和融资渠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并且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